產品展示
二正丁胺
.jpg)
中文名稱: | 二正丁胺 |
中文同義詞: | N-丁基-1-丁胺;二丁胺;二丁基胺;二正丁胺;二正丁基胺;N,N-二丁胺;二丁基氨;正二丁胺 |
英文名稱: | Dibutylamine |
英文同義詞: | (n-C4H9)2NH;1-Butanamine,N-butyl-;ai3-15329;ai3-52649;butanamine,N-butyl;Butylamine, di-N-;Dibutilamina;Dibutylamin |
CAS號: | 111-92-2 |
分子式: | C8H19N |
分子量: | 129.24 |
EINECS號: | 203-921-8 |
二正丁胺 性質 |
熔點 | −62 °C(lit.) |
沸點 | 159 °C(lit.) |
密度 | 0.767 g/mL at 25 °C(lit.) |
蒸氣密度 | 4.46 (vs air) |
蒸氣壓 | 1.9 mm Hg ( 20 °C) |
折射率 | n |
閃點 | 106 °F |
儲存條件 | Flammables area |
水溶解性 | 4.05 g/L (25 ºC) |
Merck | 14,3032 |
BRN | 506001 |
穩定性 | Stable. Combusti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, most common metals, strong acids. Vapours may flow over surfaces to a distant source of ignition. Can form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air. |
CAS 數據庫 | 111-92-2(CAS DataBase Reference) |
NIST化學物質信息 | 1-Butanamine, N-butyl-(111-92-2) |
EPA化學物質信息 | 1-Butanamine, N-butyl-(111-92-2) |
二正丁胺 用途與合成方法 |
化學性質 | 二正丁胺純品為無色液體,m.p. -60℃(-61.9℃),b.p. 159℃(48℃/1.73kPa),n20D 1.4177,相對密度 0.767(20℃),f.p. 41℃,溶于水、丙酮和苯,極易溶于乙醇和乙醚。 |
用途 | 二正丁胺是一種有機合成原料,在農藥上可用來合成丁硫克百威,還可用于染料、橡膠硫化促進劑(BZTP)、防老化劑(NBC)、POP聚合催化劑、抗腐蝕劑、藥物以及油品添加劑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(鉬、鉛、銻、鋅)的生產。 |
用途 | 用于石油添加劑、橡膠促進劑、礦物浮選劑、腐蝕抑制劑、乳化劑、殺蟲劑、阻聚劑及染料等 |
用途 | 用于有機合成,也用作橡膠硫化促進劑和抗腐蝕劑 |
用途 | 作用機合成中間體。用于染料、橡膠硫化促進劑、抗腐蝕劑、藥物、油品添加劑的生產。該品有毒,小鼠口服LD50550mg/kg。用二丁胺生產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促進劑,例如,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鋅(促進劑BZ)是由促進劑TP與ZnCI2經置換而得的。而促進劑TP(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)是由二丁胺與二硫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得到的。這類產品屬超促進劑,因焦燒時間太短,一般用于膠乳生產。促進劑TP與NiSO4反應可得防老劑NBC。該品在天然橡膠、丁苯、氯丁等合成橡膠中防護熱、臭氧、天候的老化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鹽(鉬、鉛、銻),例如二丁鉛。用作石油添加劑,有抗氧化、抗磨、抗極壓的功能。促進劑TP用氧化劑鐵氰化鉀在低于0℃條件下氧化而生成二硫化四丁基秋蘭姆。也是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的超促進劑,亦可作硫化劑。 |
用途 | 用于生產醫藥、農藥、染料、礦物浮選劑、乳化劑以及精細化學品的中間體等。用作腐蝕稱職制劑,橡膠促進劑,殺蟲劑,阻聚劑等。 |
生產方法 | 由正丁醇與氨反應而得。從石灰氮(氰氨化鈣)出發,經氫氧化鈉、二丁基、氰氨也可得到二丁胺。 |
生產方法 | 二正丁胺有兩種生產方法。 正丁醇法 由正丁醇與氨作用而得。反應方程式如下:n-C4H9OH+NH3+H2→n-C4H9NH2+(n-C4H9)2NH+(n-C4H9)3N 工藝過程為:將正丁醇、氨氣、氫氣經流量計控制,按配比通入不銹鋼反應塔,塔內填充銅鎳酸性白土催化劑,反應溫度在200℃左右。反應結束后將反應氣體冷凝,得到的粗產品含一丁胺2%~4.82%、二丁胺17%~26%、三丁胺31%~61%,通過精餾分離可得一丁胺、二丁胺和三丁胺。 石灰氮(氰氨化鈣)法 反應方程式如下:CaCN[NaOH]→Na2NCN[C4H9Br]→(C4H9)2NCN[H2O]→[H2SO4](C4H9)2NH 工藝過程為:將石灰氮懸浮在冰水中,慢慢加入冷卻的氫氧化鈉溶液,溫度保持在25℃以下,劇烈攪拌1h,得到氰氨化鈉溶液。向此溶液中加入溴丁烷乙醇溶液,攪拌回流2.5h,然后進行蒸餾,將剩余物冷卻吸濾,濾餅用乙醇洗滌,將濾液和洗液合并,用苯萃取,將萃取液用無水硫酸鈣干燥,經蒸除苯后將剩余物減壓蒸餾,收集147~151℃/4.66kPa餾分,得二丁基氰胺。依次將水和濃硫酸、二丁基氰胺加入反應器,緩慢回流6h,冷卻,沿器壁倒入冷卻的氫氧化鈉溶液(流至反應器底部而不與反應物料混合),使游離胺分離;然后加熱,將胺和水一起蒸出。向餾出物中加入粒狀氫氧化鉀,并用冰冷卻,分出胺層,干燥,蒸餾,收集157~160℃餾分得成品。 |
類別 | 可燃物品 |
毒性分級 | 高毒 |
急性毒性 | 口服- 大鼠 LD50: 189 毫克/ 公斤; 口服- 小鼠 LD50: 290 毫克/ 公斤 |
刺激數據 | 皮膚- 兔子 10 毫克/ 24小時 重度; 眼- 兔子 250 微克 重度 |
可燃性危險特性 | 遇明火、高溫、強氧化劑可燃; 燃燒排放有毒氮氧化物煙霧 |
儲運特性 | 包裝完整、輕裝輕卸; 庫房通風、遠離明火、高溫、與氧化劑、酸分開存放 |
滅火劑 | 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 |
安全信息 |
危險品標志 | Xn |
危險類別碼 | 10-20/21/22 |
安全說明 | 45-36/37/39-28A-26-23 |
危險品運輸編號 | UN 2248 8/PG 2 |
WGK Germany | 1 |
RTECS號 | HR7780000 |
F | 10 |
HazardClass | 8 |
PackingGroup | II |
毒害物質數據 | 111-92-2(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) |